聚焦交通新业态建设、共话汽车租赁行业发展新趋势——全国交通新业态建设暨汽车租赁发展论坛在济成功举办!
聚焦交通新业态建设、共话汽车租赁行业发展新趋势——全国交通新业态建设暨汽车租赁发展论坛在济成功举办
5月19日,全国交通新业态建设暨汽车租赁发展论坛在济南市举行。与会人士围绕交通新业态行业党建引领发展,新业态工会组织作用、新业态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网约车租赁公司与汽车租赁公司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本次论坛在济南市区相关部门指导下,由济南市道路运输协会汽车租赁行业分会、济南市小微型客车租赁服务协会主办,济南市天桥区总工会、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广东省汽车租赁行业协会、山西省网约车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协办。
论坛上,济南市相关部门领导到会致词,对此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
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就业群体群体基数大、人员流动快,存在工作强度大、社会保障低、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网约车司机是交通新业态从业者的典型代表,权益保障和行业建设是本次论坛的一个重要议题。
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专任教师窦博如主题演讲-交通新业态工会建设。
滴滴出行党委副书记陈华江在论坛上就滴滴出行党工建经验做了介绍,他表示,2016年,滴滴出行党委正式成立,将党建工作与新型互联网公司的特点充分融合,探索出了独具滴滴特色的党建文化,公司坚持以“党建促业务”为原则,创造性地打造了与公司业务紧密结合的党建品牌。
工会建设方面,滴滴工会着力加强网约车司机协商恳谈机制建设。今年年初,滴滴在北京地区率先开展了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协商恳谈工作,签署了包含协商机构与机制建设、职业伤害与安全保障、收入与奖励补偿、福利与关怀、公益帮扶与奖励、专属商业保险六个方面23条内容的《滴滴北京网约车司机协商恳谈专项协议》。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节日慰问、困难帮扶、暖心驿站等活动和设施,为众多网约车司机提供精细精准的服务,切实维护广大网约车司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会组织保障更多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的作用。
济南市道路运输协会汽车租赁行业分会会长于秀峰创办了济南小小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与滴滴出行在济南合作的最大租赁公司,管理着1300多名网约车司机。他探索开创的党建和工会工作经验得到了全国总工会的肯定,已在全国网约车行业推广。此次论坛上,于秀峰就这一经验做了分享,他表示,2021年12月14日,济南市首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约车司机”联合工会在小小鸟公司成立,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公司网约车司机在通过这个联合工会,在保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享受社会公共资源等服务企业、惠及职工的政策利好方面,均得到了有效提升,获得感和归属感大大增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新近完成一份有关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的调研报告,他指出,疫情期间,网约车司机群体异常煎熬。从全年12月疫情防控趋缓后,网约车市场小幅回暖后又陷入增长停滞。网约车司机这一执业为短期摩擦性失业者和长期结构性失业者提供了灵活的就业机会,从此次调研收集的数据看,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集中于5000-8000元,日平均在线时长为11.75小时。超八成网约车司机每月休息天数不足3天,近半数网约车司机认为虽然工作自由度高,但仍希望工作时长能缩短一些。在社会保险保障方面,网约车司机可以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纳社会保险,但实际参加商业保险的网约车司机不足三成。
综合来看,网约车司机是地方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岗位来源,但新就业形态就业规模接近上限,网约车司机工作时间增加主要与收入不足有关。张成刚建议,在经济恢复阶段,减少对网约车运营的干预,让网约车行业能够在疫情后“休养生息”,各地应不断探索改善新业态从业者的就业质量和劳动权益保障的方法和路径。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汽车租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预计到2025年,国内汽车租赁市场规模将超越1500亿元。疫情期间,汽车短租增长明显。疫情趋缓后,旅游业复苏,汽车短租继续火热。论坛上,携程租车刘震、神州租车牛伟帅分别披露,2023年春节期间,出行的车辆出租率达到99%,五一期间也在95%~97%,市场呈现强劲向上趋势。
5月18日闭门座谈会-全国行业协会会长、主管单位领导共同讨论协会建设及作用。
除了短租,网约车租赁也是一个重要的租赁新业务场景。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主要城市的新上牌营运车数量再创新纪录,以深圳市为例,今年1-4月全市新上牌的营运车数量超过了5000辆。今年3月,深圳一家企业与广汽埃安达成了3万台车辆的采购协议。但就在4月和5月,国内多地发布网约车运力饱和预警,这也给网约车租赁提示了潜在发展风险。
把车租出去,把钱收回来,服务好司机,管理好资产,这些是汽车租赁的业务场景。涉及到的具体业务包括车辆租售、金融保险代理、司管服务、运力服务等,对从业企业的资产力、产品力、运营力、销售力、服务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市场上的行业企业有不少是传统CP公司,但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网约车租赁业务也成为趋势。
就传统汽车租赁与网约车租赁的融合发展问题,此次论坛上,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就网约车租赁的公司制和个体制的关系做了分享。顾大松表示,目前全国网约车车辆的公户和个户占比为21.56%、78.44%,公户和个户之间的关系需要平衡,这是基于网约车租赁公司法律地位明确、品牌化发展、助力司机就业等方面的需要,也是网约车行业数量调控政策之前的选择。
对于公司制与个体制的关系,顾大松指出,业内曾有相关人士提出,需要建立“公车公营”与“单车自营”并行的市场准入机制,以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导个体经营者实行集约化管理,建立“化整为零“的精准退出机制。这些措施是关于公司制与个体制的关系的精准论述,也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路径。
论坛上,来自广东省汽车租赁行业协会、山西省网约车行业协会、河南省汽车租赁协会、武汉市汽车租赁行业协会、重庆市汽车租赁协会、太原市汽车租赁协会、合肥市汽车租赁协会、青岛市汽车租赁协会的代表还分别从协会在行业治理中的作用、汽车租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等问题谈了看法。
来自车企、山东省各地市汽车租赁企业、国内多地多家网约车企业的代表总计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感谢以下单位支持赞助:岚图汽车冠名、一汽丰田汽车、东风E70汽车、吉利汽车、广汽埃安汽车、比亚迪汽车、滴滴出行、及时用车、括达网约车设备、欧力士汽车金融、山东乾汇汽车金融。
(来源:济南市道协汽车租赁行业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