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网出品 cxwcp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出行网出品 > 管中窥豹—从深圳网约车行业发展观察后续车辆销售空间

管中窥豹—从深圳网约车行业发展观察后续车辆销售空间

发布时间:2023/04/18 出行网出品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浏览次数:18270

管中窥豹—从深圳网约车行业发展观察后续车辆销售空间

 

 

2023年4月13日-16日,第七届全国出行行业精典用车展示品鉴颁奖大会暨全国出行行业发展论坛在海南召开。在4月14日下午举办的全国出行出行行业发展论坛上,围绕“融合发展·聚力前行”的主题,交通运输部门领导和出行行业各生态圈层代表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发言。

 

 

以下为深圳市公共交通局网约&租赁科科长杨羲先生的发言,题目是:管中窥豹—从深圳网约车行业发展观察后续车辆销售空间。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行业发展背景

 

1、出租汽车是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为社会公众提供个性化运输服务。

 

2、2015年出租车行业改革之前,在部分区域与时段存在巡游车“打车难”、行业服务质量不高、行业稳定基础薄弱等现象。

 

3、网约车的出现解决了供给管控、司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由此迅速兴起并发展壮大。

 

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2010年-2014年,探索筑基阶段。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易到用车、摇摇招车、快的和滴滴打车等打车软件陆续出现,解决了乘客候车时间、费用不明确的痛点。同时,平台给予传统出租车司机和乘客大量补贴,并进行大规模宣传和推广,培养了乘客打车习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2015年-2016年,急速发展阶段。

 

一是,各平台吸纳大量非营运车辆,网约车呈现井喷式增长,迅速扩充了平台运力。

二是,Uber、快的、滴滴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于激烈的低价竞争,最终走向合并。

三是,市场需求得到极大激发,但也引发全国性的出租车市场体系的巨大矛盾,促使各地开始启动出租车行业改革与规范工作。

 

3、2017年-2021年,逐步规范阶段。

 

2016年7月28日,国家六部委联合颁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网约车管理办法也于2016年12月28日实施, 在法律上确立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

 

一方面滴滴通过合并在国内形成龙头老大的地位,一方面国内车企布局网约车行业进入加速阶段,曹操出行、如祺出行、T3出行等车企投资的网约车平台相继上线。同时,深圳市网约车纯电动化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至2021年底基本完成。

 

4、2021年至今,聚合模式兴起阶段。

 

具有流量优势的聚合平台兴起,平台在实现流量变现的同时,避免乘客在不同软件之间切换使用,提升了打车体验。聚合平台也一跃成为实质上订单量排名第二的行业巨头。

 

 

二、对行业发展的观察思考

 

 

从深圳2023年第一季度网约车运营数据来看,随着行业订单量恢复并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峰值,触及天花板后开始回落。呈以下特点:

 

1、行业发展已进入成熟期,进入存量市场血拼肉搏阶段。

 

今年,各平台纷纷开展补贴和促销活动,希望进一步提升平台订单数量,但效果不明显且不可持续,平台车辆出租率也不理想。网约车平台市场竞争集中体现为:一是平台间流量的争夺与分配,二是新入行驾驶员的争夺与拉拢。

 

2、市场未能消化全部运力,运力呈现饱和状态。

从月度维度上看,行业订单总量出现恢复与增长,每日活跃接单的运力数也呈现增长趋势,但一是活跃运力数仍大大小于取得证件的数量(约70%),二是对驾驶员个人平均流水相比2019年增长不高甚至出现下降,持续从业动力不强,预计行业新增运力需求较小。

 

3、网约车平台资金趋紧,融资乏力。

 

除了行业龙头外,其他网约车平台能否得到资本认同仍存在疑问。即使是具有主机厂背景的网约车平台,也存在资金紧张、融资压力、能否顺利上市以及估值是否合适的挑战。

 

4、个人车主从业者比例呈现不断提升趋势。

 

目前,个人车主比例已从此前的不足2成上升至约5成,并随着私人小汽车指标的获取条件的不断放松,呈上升趋势。从事网约车租赁的平台合作企业,其职能更加向辅助平台司机招募与管理倾斜。

 

三、从主机厂角度的观察

 

从2015年深圳出租车行业开始试行纯电动化工作以来,得益于国家及地方新能源补贴、节能减排政策,以及行业改革发展内生需求(解决红的、绿的一体化等问题),叠加汽油价格波动和维持高位的外生因素影响,深圳已完成出租车纯电动化工作。网约车运力日趋饱和,在完成纯电动化后,行业普遍为3-4年内的新车,更新需求进一步减弱。

 

那么,后续可能的车辆需求有哪些?

 

1、出租车(含网约车)纯电动化需求可能仍有细化挖掘空间。

 

目前,全国多地纯电动化工作进展不一,仍有地市在陆续推进中,预计仍有一定空间。但由于大部分地市的巡游车受网约车冲击后处于劣势,数量不断减少,此前销售 C端的车辆很多也已流入网约车行业。加上,后续出租车行业新增、投放的需求速度会逐步下降,需要一城一方案进行细化分析与挖掘。

2、换电模式车型可能具有市场潜力。

 

因为成本、配套设施、电池标准不统一等原因,虽然有行业龙头大力布局,但在乘用车市场的商用模式并未完全跑通,仅在个别城市有开展试用。但随着政策陆续出台,换电模式发展可能会进一步提速,成为行业车型的一种新选择。

有关部门正在开展换电电池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可能解决行业标准难以统一的问题。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充换电模式创新,智能化改造升级直流公共快充站。支持车企在出租车、物流车等领域,研发生产标准化换电车型,推进“光储充换检”综合性充换电站建设,提供一体化换电储能应用解决方案。

 

3、解决行业痛点,创造需求。

 

安全生产是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中最首要的工作,也是各地交通主管部门甚至地方政府所关注的重点,具体到网约车、巡游车也不例外。如能解决行业的痛点,有机会在行业内创造新的车辆投放与更新需求。

 

从近期看,自动刹车(ABE)、盲区提醒(BLIS)等安全辅助功能对事故的降发生具有良好的效果。目前,国内不少车企具有成熟的B2C 造车能力,如能为出租车(含巡游车、网约车)行业私人订制以安全为卖点的车型,有机会得到各地巡游车选型甚至政策支持,从个别城市切入后,也有广泛推广的可能。

 

从中期看,包括深圳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立法与应用推广。例如2022年6月深圳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对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从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到准入登记、使用管理、交通违法及事故处理、法律责任等进行全链条立法。预计今年商业化运营会再提速,无论是车企主导还是自动驾驶公司主导,未来几年内如能基本跑通商业模式,将能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交通主管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担忧。

 

谢谢大家,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专家不吝赐教、悉心指导!最后祝愿发展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福大家阖家幸福、工作顺利。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