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news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新闻资讯 > 新能源汽车消费投诉热点

新能源汽车消费投诉热点

发布时间:2022/03/19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浏览次数:314

新能源汽车消费投诉热点

 

又是一年“3·15”。去年以来,汽车消费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增速喜人。在惊叹于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之余,近一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维权投诉案例明显增多。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维权更加复杂,诸如OTA升级暗箱操作、续驶里程虚标、“三电”维修不透明等,都让消费者取证困难,对这类产品防不胜防。

 

 

01 智能汽车“不智能”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与智能汽车相关的投诉数量也日益增多。有些故障影响车主对车辆的感受和使用,有些故障则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然而,高集成度不仅给消费者带来更便捷的操作体验,其“副作用”也随之显现。具体的故障表现大致有:中央控制面板卡顿、死机、闪烁和反转图像失败等。

 

02 虚假宣传“夸大其词”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的逐步推广和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夸大或虚假宣传成了投诉热点的“新内容”。在国内新能源车企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将“自动驾驶”作为宣传噱头并不是个例。但从专业角度看,技术也并非完全成熟。除了自动驾驶,还有宣传不起火电池、8分钟快充等夸大其词的传播话术。

 

03 OTA升级“暗箱操作”

当智能化时代来临,汽车也正走向智能化,能够支持车辆进行远程升级的OTA功能成为大势所趋。但这也给车企暗中修改车辆性能参数提供了便利,OTA升级存在大量暗箱操作的空间,一些企业利用这些漏洞侵害了用户的知情权和用车权益。

 

04 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徒有其表”

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随之而来的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虚标等问题投诉最为严重。由于影响续驶里程的因素繁多,涉及电池容量、行驶习惯、车重、温度以及轮毂尺寸等,使得国内一些车企主观故意夸大续驶里程数值,然后再借由上述原因进行“合理性解释”,从而达到欺瞒消费者、开脱责任的目的。

 

05 维保纠纷“磨人心”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参与到日常用车、养车、修车的过程中,有关汽车维修保养的投诉也日益增加。无论是4S店与保险公司的相互推诿,还是第三方服务平台的不作为,可以看到,消费者对于汽车维修保养过程中的投诉很大程度上都集中在企业的服务态度上。“推卸责任”、“消极对待”、“护短”等词汇是众多消费者在控诉对维保企业不满时常用到的词汇。

 

06 产品缺陷“难处理”

作为与人身安全息息相关的产品,汽车的产品质量是重中之重。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免谈。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也指出,汽车领域去年主要投诉问题集中在车辆故障、功能不符合宣传等问题上。

 

07 霸王条款“掉好感”

近年来,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成绩不俗,市场飞速扩张的同时,似乎是有点儿“飘了”。从服务态度差到捆绑消费,众多消费者对其4S店的服务表示强烈不满。“服务态度极差”、“交了定金,销售就是上帝”、“不积极解决问题”等。

 

08 企业反馈“缺诚意”

在车质网2月消费者的主要投诉问题便是——提不到车。在“缺芯+少电”的双重压力下,不少车企的延迟交付周期一再刷新,消费者们的接受底线也在不断被迫下调。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