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共享出行美学边界,一汽奔腾定制绿电“国的”
近日,一汽奔腾召开了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发布了全新的设计语言。
有传承的品牌,才是厚重的品牌。成立十五年来,奔腾品牌设计语言经历了从“光影折学”、“光影魅学”到“性感曲面”的持续进阶,如今的“劲、纯、臻”,更是汲取了以往家族化设计的精华,融合最新行业、品牌、产品、用户洞察—— 劲,力量的外在表现,于激昂中收放自如,延续性感曲面的设计积累,进一步完善和还原出形体设计的光影之美。纯,以纯为纲,大道至简,自信而不自显。用纯熟的设计手法,在家族化传承基础上,去探索内敛与优雅,谦和与不凡之间的设计语言关系。臻,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以卓越的细节呈现,来具化新奔腾品牌的品质与自信。
“希望通过高新颖度、高辨识度的全新产品造型,让用户对我们的产品一见钟情。”一汽奔腾负责人表示。在一汽奔腾已面世的车型中,最接近全新设计语言的应该就是刚上市的奔腾NAT了。当然,在奔腾NAT的设计上还有更多的出行特色。
重新定义共享出行车辆品类,打造“国民的士”
奔腾NAT是一款面向出租、网约等出行市场正向开发的纯电动车型。众所周知,出行市场相对于家用车市场,参与车辆选购使用的角色更为复杂,车辆似乎只是一个工具,落地平台与运营商的管理服务,满足司机将乘客从A点带到B点的诉求。然而,无论是奔腾NAT自身成为“国民的士”的愿景,还是一汽奔腾对于NAT的销量规划——在一汽奔腾2023年的30万辆销量目标中,NAT车型占到5万辆,这些都指向了一点:提供与出行市场主流车型相同的性价比是基本功,奔腾NAT还需要更多的附加价值。
其中,设计是最容易被司机和乘客感知到的价值,即便对于出行市场来说,“造型设计决定了一款车的命运” 这一理论仍然成立。在共享出行从私家车做运力转型到出行定制车的时候,曾经的私家车设计体系很难跟上新用户的需求,在当下或未来,司机和乘客更需要的是平台-车-司-乘创新交互的“绿色出行专属设计”。
在奔腾NAT的底层设计逻辑里,车不只是软硬件叠加的出行工具,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知心出行伙伴”,从车内外的形状、颜色、质感,到质量、人体工程学和舒适性的改善,奔腾NAT的设计思路充满野心——作为行业先锋,重新定义共享出行车辆这个品类。
外观更具出行特色,彰显天生纯电
外观方面,奔腾NAT兼顾了出行车辆最关键的“高辨识”以及电动车辆的“科技感”。封闭式进气中网彰显天生纯电属性,数码雨滴凹陷设计简约动感,又与世界之窗的logo呼应;贯穿式前位置灯视觉辨识度极高,且未来感浓厚,与大灯共同构成了灵动醒目的视觉效果,隐约可见全新设计语言中的“跃马弯弓”的形体和“连横”的图案肌理的影子;隧道感尾灯抬高了视觉重心,搭配富有变化的立体感尾部,让整车姿态更为轻盈,不难想象夜晚点亮灯光的效果;侧面线条顺滑平整,富有浓厚的运动感气场;此外,奔腾NAT支持根据城市、平台、运营商的不同理念元素定制设计喷绘,融合呈现了各地特色风格,更有识别性、艺术性和协调性。
内饰简约实用,打造司乘关怀氛围感
内饰方面,电动车氛围感十足。简约风的设计让车内的视觉宽度明显提升,大尺寸中控屏可以更好的发挥替代手机导航接单的作用,实体按键的减少释放了更多空间,无论是司机驾驶还是储物都更有保障;得益于座椅、门板上橙色色块的运用,车内大面积的黑色没有显得沉闷压抑,兼具了易打理、耐脏的实用表现以及温暖轻快的视觉效果,主驾驶和右后座位的橙色凸显了司乘双C位的理念,即强调对司机与乘客同等关怀的同时,引导乘客在C位落座,获得更好的乘坐体验;座椅及方向盘的做工和用料考究,缝线工艺提升了档次感,质感甚至超过了同价位的燃油车。
由此可见,奔腾NAT不单是一款具备爆款潜质的网约车,更是从内到外焕发活力的“国民的士”。奔腾NAT上市以来,在行业方面引起重大反响,获评权威奖项“最受关注出行车型奖”;在政企联动方面,奔腾NAT与辽源市建立了联合推广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的紧密联系;在资金运作方面,更是作为百亿级别产业基金约定的首个项目,得到了资本的看好与支持。在多方的助力下,相信奔腾NAT可以充分发挥产品优势,更好的服务国民出行,实现让城市有风景,运营有效率,司机有尊严,乘客有体验。